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DM 源码阅读系列文章(三)数据同步处理单元介绍
阅读量:710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239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。

hot3.png

作者:lan

本文为 DM 源码阅读系列文章的第三篇, 介绍了 DM 的整体架构,DM 组件 DM-master 和 DM-worker 的入口代码,以及两者之间的数据交互模型。本篇文章详细地介绍 DM 数据同步处理单元(DM-worker 内部用来同步数据的逻辑单元),包括数据同步处理单元实现了什么功能,数据同步流程、运行逻辑,以及数据同步处理单元的 interface 设计。

数据同步处理单元

从上图可以了解到目前 DM 包含 relay log、dump、load、binlog replication(sync) 4 个数据同步处理单元,涵盖了以下数据同步处理的功能:

处理单元 功能
relay log 持久化 MySQL/MariaDB Binlog 到磁盘
dump 从 MySQL/MariaDB dump 全量数据
load 加载全量数据到 TiDB cluster
binlog replication(sync) 复制 relay log 存储的 Binlog 到 TiDB cluster

数据同步流程

Task 数据同步流程初始化操作步骤:

  1. DM-master 接收到 task, 后 ;

  2. DM-worker 接收到 subtask 后 ,然后 。

从 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,根据 task 配置项 的不同,DM-worker 会初始化不同的数据同步流程:

task-mode 同步流程 需要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
all 全量同步 -> 增量数据同步 relay log、dump、load、binlog replication(sync)
full 全量同步 dump、load
incremental 增量同步 relay log,binlog replication(sync)

运行逻辑

DM 数据同步处理单元 interface 定义在 ,relay log、dump、load、binlog replication(sync)都实现了该 interface()。

实际上 DM-worker 中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分为两类:

  • 全局共享单例。dm-worker 启动的时候只初始化一次这类数据同步处理单元,所有的 subtask 都可以使用这类数据同步处理单元的服务;relay log 属于这种类型。

  • subtask 独享。dm-worker 会为每个 subtask 初始化一系列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;dump、load、binlog replication(sync)属于这种类型。

两类数据同步处理单元的使用逻辑不同,这篇文档会着重讲一下 subtask 独享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的使用逻辑,不会囊括更多的 relay log 相关的内容,后面会有单独一篇文章详细介绍它。

relay log 相关使用代码在 、具体功能实现代码在 ,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先行阅读一下相关代码,relay log 的代码注释也是比较丰富,并且简单易懂。

subtask 独享数据同步处理单元使用逻辑相关代码在 。subtask 对象包含的主要属性有:

  • units:初始化后要运行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。

  • currUnit:当前正在运行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。

  • prevUnit:上一个运行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。

  • stage:subtask 的运行阶段状态, 包含 NewRunningPausedStoppedFinished,具体定义的代码在 。

  • result:subtask 当前数据同步处理单元的运行结果,对应着 stage = Paused/Stopped/Finished 的详细信息。

主要的逻辑有:

  • 初始化 subtask 对象实例的时候会 。所有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都实现了 interface,所以接下来的运行中就不需要关心具体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的类型,可以按照统一的 interface 方法来运行数据同步处理单元,以及对其进行状态监控。

  • 。subtask 在运行前集中地初始化所有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,我们计划之后优化成在各个数据同步处理单元运行前再进行初始化,这样子减少资源的提前或者无效的占用。

  • 。通过监控当前运行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的结果,将 subtask 的 stage 设置为 Paused/Stopped/Finished

    • 如果 ,则会根据 units 来 ,如果没有需要的数据同步处理单元,那么会将 subtask 的 stage 设置为 Finished。这里有个注意点,因为 binlog replication 单元永远不会结束,所以不会进入 Finished 的状态。

    • 如果 ,则会将 subtask 的 stage 设置为 Paused,并且打印具体的错误信息。

    • 如果是用户手动暂停或者停止,则会将 subtask 的 stage 设置为 Paused/Stopped。这里有个注意点,这个时候 stage=Paused 是没有错误信息的。

  • 。部分数据同步处理单元在开始工作的时候需要满足一些前置条件,例如 binlog replication(sync)的运行需要等待 relay log 处理单元已经储存下来其开始同步需要的 binlog 文件,否则 subtask 将处于 stage=Paused 的暂停等待状态。

小结

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数据同步处理单元实现了什么功能,数据同步流程、运行逻辑,以及数据同步处理单元的 interface 设计。后续会分三篇文章详细地介绍数据同步处理单元的实现,包括:

  • dump/load 全量同步实现
  • binlog replication 增量同步实现
  • relay log 实现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zhaiyuan/blog/3035355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jetty使用terracotta集群配置
查看>>
比较实用的Cron表达式
查看>>
干系人的管理
查看>>
第五章:浏览器的嗅探和特征侦测
查看>>
去年这时候又辞退了一个老油条,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在开公司了,可以对比一下混工资的水平...
查看>>
将Vi打造成一个IDE(适合新手和懒人)
查看>>
Solaris目录结构
查看>>
shell自动监控重启tomcat脚本
查看>>
邮箱验证js
查看>>
安装samba软件包失败,求解?
查看>>
企业要什么样的“云”
查看>>
组策略部署软件之四:部署Service pack和补丁
查看>>
【开篇导航】—Entity Framework实例详解
查看>>
SQL Server 环形缓冲区(Ring Buffer) -- SQL Server的Ring Buffer类型
查看>>
OutCallReceiver
查看>>
网络的理解2
查看>>
python中的map、filter、reduce函数
查看>>
Exchange 2016 之分层通讯簿
查看>>
【Java例题】4.3 3. 使用Gauss消元法求解n元一次方程组的根,
查看>>
SSH 认证
查看>>